“誠實做人、誠實做事”是他秉奉的處世理念,“嚴謹求實、格盡職守”是他堅持的工作原則。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論學習、技術崗位實操、團隊建設管理、廉潔自律和遵紀守法等方面,都發揮著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他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贏得了企業廣大干部職工的普遍好評。他就是新疆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設備部部長——劉金國。
事事想在前頭,處處干在前頭
作為新疆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技術崗位管理者,劉金國深知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或間接、部分或全部的影響到身邊同志的創業激情。在平時的工作中,他時時刻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積極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項工作。
2009年11月初來新疆慶華集團時,是企業最艱苦的時候,他擔任了設備部的副部長。兩年來,他先后參加了20多項設備招標采購工作,完成了13.1137億元設備合同款支付審核工作,對30多家設備制造單位所承擔的設備制造進度、制造質量、技術資料等方面進行檢查,有效的保證了有限的設備采購資金用到刀刃上。
2010年5月,企業大量的設備安裝工作開始了,特別是設備裝置區的土方強夯質量直接決定了設備安裝的可行性。鑒于工作的重要性,公司組建了裝置區土方強夯質量監督組,作為監督組負責人,劉金國冒著現場的塵土,頂著炙熱的驕陽始終堅守在作業現場,一天下來,汗水和黃土已經把他徹底變了個樣。就這樣,他逐個區域檢查土方回填和強夯點數,嚴格按照強夯技術要求進行監督和檢查,對于強夯沉降量不合格的點位則嚴格要求補打,目前運行良好的設備現狀證明了土方強夯的質量。
工作中的他,敢于挑戰,敢于創新,積極帶領周圍同志攻堅克難。2010年6月,在施工冷箱基礎不銹鋼防水箱時,發現焊接后不銹鋼板變形量過大,為了保證箱板的平整度,經與施工人員的研究采納了拼接后全部點焊,再先焊橫縫,然后兩位電焊工同時從中間向兩側分段對稱焊接的方法,不銹鋼防水箱制作完成后平整度在20mm左右,滿足冷箱基礎施工要求。在制作安裝煤氣水儲槽設備時,快50歲的他常常爬上罐頂、筒體,鉆到底板監督施工質量。在部件制作安裝過程中,檢查發現:罐頂包邊角鋼鋼板厚度不符合圖紙要求;罐頂梁槽鋼拼接口達到3-4道、拼接口為直口不符合規范要求;罐頂中間連接筒腹板平整度不夠(超過3mm),以及部件局部焊接焊縫不符合圖紙和規范要求等問題,對于這些施工質量問題都做到了及時提出和整改,為煤氣水儲槽的保質、保量完成奠定了基礎。工人都說:我們劉部長工作起來不要命啊!
在設備安裝工作中,他往往是超負荷工作,除白天正常上班時間要到各崗位去檢查,落實安排安裝工作和質量外,晚上一吃完飯,就加班加點著手研究設備圖紙。2010年7月,廠房鋼結構要提前安裝,大型設備的運送和安裝是個棘手的問題。為了保證進入伊犁州的設備運輸安全和順利,他不辭辛苦,不分晝夜、連續接車20多次,安全接送30多臺次大型設備車輛到達現場,設備到貨約2000臺套件;在起重工特種作業人員配置短缺和工作經驗不足的前提下,親自指揮現場組織安排設備卸車工作,安全卸車778車次,保質、保量、保安全地完成了進廠設備卸車任務。截止2011年1月,化機車間廠房、8臺起重行車、LNG氣化站、退火爐、探傷室防護設備等安裝工作全部完成,達到安全使用條件,為12臺低溫甲醇洗塔器制作工作的按期進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無私幫帶傳技術 創新管理樹標桿
劉金國深深的明白:對一個企業而言,人才是關鍵,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是他這個“老技術”的本職。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經驗,他自編了講義,對新員工進行了理論和實習培訓工作,特別加強了鉗工基礎知識、各裝置工藝流程、各裝置主要設備配置、金屬材料知識、壓縮機設備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培訓,兩年來,共計授課800多課時;在實習時,他把學員分成幾組,輪換與工程師們下現場學習,對各裝置所在位置、裝置設備配置、設備的簡單結構等有了初步感觀認識。
多年的管理經驗使他總結出,團隊要發展,教育素質不斷提升才是硬道理,他領導成立了以傳授崗位技能和培訓為主的“責任型學習小組”和以解決現場故障為主的“攻關型學習小組”。“點橫對焊法”讓不銹鋼防水箱制作完成后平整度在20mm左右;“組套維修法”將特定工藝的維修工具及維修材料精選后組套存放,大大縮短了搶修時間。目前“公關型學習小組”被集團命名為“學習型企業示范基地”。經過兩年來的不斷學習提高,目前全部持證上崗率達到90%,擁有5名技師,9名高級工,全部的技術人員解決問題,公關克難的能力顯著增強。
強化廉潔意識,不斷修正人生坐標
作為企業的一名管理者,他始終正確看待和處理好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筑牢自身思想防線,堅持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堅決抵制來自設備制造廠家和施工單位的各種利益誘惑,通過自己的意志和技術能力,使設備監造和設備安裝質量得到比較好地控制,維護了企業利益,為煤化裝置的安全開車、創優質工程奠定了一定基礎。
2010年,劉金國帶領著集團審計、財務、供應、技術等部門多次赴上海、太原、北京、山東等地巡檢設備生產、發貨工作。作為巡檢組的帶頭人,他堅決抵御設備廠家的各種利益誘惑,并積極引導巡檢組的成員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出門坐公交,吃飯簡單快捷,得到了設備制造廠商和其他組員們的一致好評。
在平時的工作中,劉金國也從來不搞特殊化。他和廠里的青工、技術員們一起排隊打飯,和他們一起步行兩、三公里巡視現場,和年輕人一起參加集團組織的各類活動。遇到集團公司領導開會,風塵仆仆的他總是最后一個從現場趕來,滿是塵土、曬得發白的工作服總是和寬敞明亮的會議室不協調,可他忙啊,根本沒時間換件干凈的衣服。在年輕人看來,劉金國很傻,有權不用,有錢不賺,有后門不走,何苦讓自己和普通員工一樣。劉金國會笑著說:我只是個搞技術的,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是。就是這樣,也讓他的人格魅力不斷閃現光芒。
他經常說: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所做的這些工作,離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和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我要時刻牢記黨員標準和責任,充分發揚慶華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忍耐”的企業精神,使自己進一步成為一名合格員工和稱職的管理者。
一直以來,劉金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因為他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宗旨,并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并將自己忠于黨、忠于企業的一顆赤子之心獻給了他所熱愛的這份事業。
(來源:新疆慶華集團 張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