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烏蘭煤化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青海慶華煤化有限公司,林立的管道、高大的廠房,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家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大企業。
真正令人贊嘆的是企業按照礦產資源“綜合開發、有效配置、循環利用”的要求,遵循“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社會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實現新的騰飛和二次創業的歷程。為促進園區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青海慶華集團以加快建設鋼鐵一體化和煤基多聯產項目為基礎,形成“煤、焦、化、冶煉”等產業橫向擴展和縱向延伸相結合的創新型循環經濟產業鏈,通過對煤炭資源、水、熱能、電力的綜合循環利用,實現廢水、廢氣、余熱的綜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的綜合利用。
青海慶華集團投資85億元,實施鋼鐵一體化項目,為了保證項目的原料供給,企業投資建成了200萬噸肯德可克鐵礦和尕林格選礦廠,野馬泉鐵礦正在建設中。到“十二五”末,形成1250萬噸鐵礦采選規模,年產鐵精粉500萬噸,為200萬噸鋼鐵項目提供資源保證。該項目建成后,可解決近1萬人的就業崗位……
……
青海慶華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許常寧如數家珍地介紹企業投資的大項目。他說,這些項目建成后,就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工業裝備水平國際領先,國內獨立焦化企業單體規模最大的煤焦化裝置,形成完整的煤焦化工煤基多聯產循環經濟產業鏈。
據了解,企業為了保護環境,防止污染,投資1200萬元,采用國內先進的生物脫酚、脫氰污水處理工藝,對煤氣凈化過程、焦油深加工過程以及熄焦水中產生的酚、氰化合物的生產廢水通過生化站處理合格后,用于焦炭熄焦、拌煤和洗煤生產用水,部分用于煤場和焦場灑水抑塵,實現焦化生產廢水零排放。
為了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煤炭產品結構就地轉換,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資源綜合再利用,企業投資3.05億元,建成年產300萬噸/年洗凈煤一期項目,通過重介浮選法對木里煤礦開采過程中產生的高灰粉煤進行洗選,把劣質煤變成了優質精煤,不僅減少了燃煤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節約了能源,還優化了產品結構,提高了產品的競爭能力。
對生產中產生的煤氣,該企業將煤氣經循環氨水冷卻、橫管初冷卻器冷卻、電捕焦油器捕集,將煤氣中的焦油、萘等脫除。回收物經機械化焦油槽澄清生產副產品焦油。采用噴淋式飽和器工藝法,用硫酸母液吸收煤氣中的氨氣生成硫酸銨,硫酸銨成為復合肥中的主要原料。采用洗油對煤氣中的粗苯進行吸收,再進行蒸餾萃取和再生的工藝生產粗苯。
為了進一步利用富裕煤氣,公司投資1.58億元,建成了熱電聯產項目,年發電量1.7億度、年供蒸汽量33.6萬噸,可滿足園區內全部用電用熱需求。通過對剩余煤氣的回收利用,不僅較少了空氣污染,而且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
企業還對焦化生產中產生的焦油渣、煤粉、焦粉、洗油殘渣等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不僅消除了污染,還為企業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年產189噸的焦油渣、年產150噸污泥漿送備煤車間使用,年產2850噸的粉渣,回收配煤或外銷,年產690噸的洗油殘渣配煤煉焦。
青海慶華集團實施的這些項目,項目相互關聯,產業鏈條完整,產品附加值高,廢水、廢氣、廢渣完全處理、利用,實現了達標排放,同時也將煤炭資源“吃干榨盡”。
(來源:《青海日報》 2011年09月15日)